【頭條日報】濕暖天氣易感染 人類偏肺病毒 | 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醫生 | 2025-05-08
- 兒科
- 陳欣永醫生
濕暖天氣易感染 人類偏肺病毒
季節交替,溫差大的天氣,是人類偏肺病毒(hMPV)經常出沒的時份,除了影響呼吸系統健康,病毒還可入侵耳道及腸胃,故不可掉以輕心。
襲擊呼吸道以外系統
兒科專科醫生陳欣永表示,人類偏肺病毒是一種很常見,經呼吸道傅染的過濾性病毒,傳播途徑跟傷風、感冒一樣,透過接觸飛沫,咳嗽和打噴嚏的分泌物而互傳播,主要影響上呼吸道健康,但也有機會損害其他器官如耳道及腸胃等。雖然小童較易感染人類偏肺病毒,但成年人,特別是老人豪或免疫力低人士亦易受感染。
若病毒攻擊小童,他們除呼吸道系統外,亦常有機會出現中耳炎、腸胃不適。如兒童是特別容易過敏,更需特別注意氣管健康與穩定,因為hMPV會誘發過敏咳,很容易造成氣喘疾病發作。
跟RSV病毒極相似
呼吸道合胞病毒(RSV)是一種高度傅染性的病毒,主要通過飛沫傅播,人侵呼吸道與肺部,是全球呼吸系統疾病的主要成因之一,尤其在嬰幼兒和老年人中常見。與RSV病毒病徵相似,人類偏肺病毒會入侵忠者的氣管位置,引致氣喘、氣促及支氣管炎等症狀,亦可能引發肺炎,與其他病毒導致的上呼吸道和下呼吸道感染相似。
hMPV病童中,部分會出現不同嚴重程度的病徵,例如發烧、咳嗽、流鼻水、呼吸困難或氣促。有些個案或會出現中耳炎、腹瀉、嘔吐、出疹及發燒抽筋等。
哪些人較高危?
人類偏肺病毒的高峰期一般在冬天至存天,而天氣潮濕加上季節交替溫差大的時候,人們特別易受感染。
其潛伏期大約在3至6天之間,大部分患者在7至10天內可痊癒,但因病癒後,仍有機會再次受感染,故小童及老人家均需號別注意。
陳醫生強調,應特別留意嬰兒及小童,因為他們有口腔期,喜愛放東陳入口,而且在學校、幼稚園時,一般亦較亦較易被傳染,因為小童的自我護理及衛生意識不足,在學校接觸完公共物品沒有洗手便接觸口部、眼睛等,這些行為都可大大增加感染風險。
沒有藥物可治?
若懷疑兒童感染hMPV,豪長在家應如何處理?陳醫生表示,當出現相關病被,於未清楚確定是否感染hMPV
時,首先照顧者應保持鎖定,盡快帶患者求醫,而且應給忠者補充多些水分。因為hMPV屬於過濾性病毒,故暫仍沒有針對性的治療方法,而且抗生素對這些病毒沒有效用。
不過,盡快求醫可以作出支授性治療,醫生可觀察病童的病微、併發症等,處方適當藥物,及時紓級病情。
預防竅門
因為hMPV暫時仍沒有疫苗可供預防,故家長應教導孩子注意個人衛生,以下是基本及有效的預防方法:
• 日常勤洗手。
• 雙手避免經常去接觸口、鼻。
•有需要時佩戴口罩,特別處於人多擠逼的環境。
• 增強免疫系統,家長要讓孩子有充足的休息、日常保持均衡的飲食習慣等。
資料來源:頭條日報 2025-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