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眼症 VS. 眼乾:症狀、原因、改善方法


你是否經常感到眼睛乾澀、刺痛、甚至視力模糊? 是「眼乾」還是「乾眼症」搞不清楚? 許多人對這兩種常見的眼睛不適感到困惑。本文將深入探討眼乾與乾眼症的差異,詳細解析症狀、原因,並提供不同的改善建議,助您擺脫眼部困擾。
眼乾 VS. 乾眼症:一字之差,差在哪?
眼乾通常是短時間內出現的眼睛乾燥不適感,主要受到外在環境或短暫行為影響,例如:
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 螢幕藍光會減少眨眼次數,加速淚液蒸發。
處於乾燥環境: 空調、風扇、乾燥氣候會使眼睛水分流失。
配戴隱形眼鏡: 隱形眼鏡會影響淚膜的完整性,導致眼乾。
其他原因: 過敏、眼藥水使用不當、眼瞼疾病等。
通常眼乾在摘除外在因素之後,會獲得改善,比如減少使用電子產品、減少佩戴隱形眼鏡等。
乾眼症是一種慢性的眼睛疾病,主要原因是眼睛無法產生足夠的淚液,或是淚液的品質出現問題,無法有效滋潤眼睛表面。淚液由油脂層、水液層及黏液層組成,任何一層出問題,都可能導致乾眼症。、
淚液不足: 淚腺功能衰退,淚液分泌量減少。
油脂層分泌不足: 眼瞼炎、瞼板腺功能障礙等,影響油脂分泌,淚液容易蒸發。
水層分泌不足: 水液層分泌不足,淚膜容易破裂。
黏液層質素欠佳: 黏液質素不良,淚水無法均勻分布。
乾眼症的常見症狀
眼睛乾澀、灼熱、刺痛、有異物感、發癢、紅腫、畏光、分泌物增加、視力模糊、眼睛易疲勞,甚至是淚液分泌過多(反射性流淚),這些都是常見的眼部不適症狀。當你出現這些情況時,應當留意是否為乾眼症問題。
乾眼症的診斷
通常我們能透過自我檢查,確定自己是否乾眼症疑似患者,即維持10秒張開眼睛的狀態不眨眼,若無法維持則建議到訪眼科做進一步確認。
眼科醫生會透過一些專業的診斷,確保是否乾眼症。
專業診斷1:裂隙燈測試
在患者眼睛表面點上橙色螢光素,將淚膜染色再使用裂隙燈進行測試。
裂隙燈亮燈時候是藍色的,淚膜在燈光下會變成被螢光綠,當淚膜破裂則變色為黑色乾燥區。一般若10秒内出現黑色乾燥區,則屬於異常。
專業診斷2:淚水分泌量測試
患者需要將小段試紙置於眼角內側,閉眼5分鐘。這會讓濾紙吸收眼睛的淚液,如少於5毫米即屬乾眼症。
眼乾、乾眼症如何改善?
眼睛乾澀不適是許多人都有過的經驗,但眼乾和乾眼症之間存在著差異。當我們感到眼睛乾燥時,可以使用人工淚液來舒緩,保持眼睛濕潤;也可以通過熱敷促進眼睛周圍的血液循環,緩解眼睛疲勞。
此外,調整用眼習慣,例如避免長時間注視螢幕,並遵守「20-20-20規則」讓眼睛適度休息,或減少配戴隱形眼鏡的時間,也是改善眼乾的方法。而環境控制也很重要,使用加濕器來避免處於乾燥環境,也能幫助減少眼睛乾澀。
相較之下,乾眼症是一種眼睛疾病,除了可以使用人工淚液補充淚液、改善乾燥外,熱敷的方式也能改善淚腺功能,促進淚液分泌。在治療乾眼症上,更會使用藥物治療,如消炎藥、免疫抑制劑等,甚至手術治療,包括淚小管阻塞、淚腺移植等方式。
眼乾和乾眼症雖然都會導致眼睛不適,但原因和嚴重程度不同。如果眼睛不適症狀持續,建議尋求眼科醫師的專業診斷和治療。
醫思眼科設有專門的乾眼症治療中心,為飽受此病症困擾的患者帶來治療的希望。透過專業器材及方法,醫思眼科有效幫助患者找出眼乾的最核心導因,並針對性做出不同的治療建議,幫助患者擺脫眼睛乾澀不適,重新享受舒適眼睛看世界!
任何眼睛相關不適?醫思眼科,守護您的眼睛健康。
<即刻預約>
免責聲明:本內容由第三方獨立撰寫,僅為大家提供資訊,並無任何贊助,不能取代專業醫療意見、診斷及治療,亦不代表任何立場。如有任何身體不適,建議及早求醫。
相關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