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脂及高血糖是兩大心血管疾病高危因素,然而它們往往悄無聲息,甚至有患者在出現併發症時,才得悉指標異常。專科醫生提醒,市民應定期檢驗血脂及血糖,並在發現超標時及早介入,避免引致無法挽回的血管傷害。
兩高夾擊 心血管岌岌可危
心臟科專科醫生符朝麗醫生解釋,高血脂及糖尿病非常密切,經常一同出現,而且互為因果,最新數據顯示,約三至四成糖尿病患者死於心血管病。由於二型糖尿病患者出現胰島素阻抗,以致細胞不能有效地通過胰島素去運用葡萄糖,糖分於是留在血液中,成為製造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的原料,引起血脂問題,血脂又會反過來影響肝臟細胞對胰島素的反應,形成惡性循環。
高血脂與糖尿病均可令血管發炎、硬化、收窄乃至閉塞,導致心肌梗塞、中風、腎臟衰竭等致命疾病,若受到兩者夾擊,患者的風險將會更高。然而以上兩高的徵狀未必明顯,當血管開始受損,患者可能仍以為自己一切正常,直至急性病發入院時,才發現血脂和血糖爆標。因此,符醫生建議40歲以上人士應每年驗血,以及早偵測異常,如家族中有心血管、糖尿病、血壓高病史,或需提早檢查。
糖友膽固醇指標更嚴格
要減低心血管病風險,糖友不僅要妥善管理血糖,亦要嚴格管理血脂水平。以「壞」膽固醇為例,一般人達到3.0 mmol/L或以下便屬合格,但確診糖尿病十年的患者需控制在1.8 mmol/L或以下才達標,如患者已出現血管閉塞、器官併發症,數值或需要更低。
糖尿病患者如何管理血脂?符醫生表示培養良好飲食和運動習慣是基礎,飲食方面,應減少攝取飽和脂肪、反式脂肪及膽固醇,改為進食不飽和脂肪、高膳食纖維的食物;運動方面,應每星期至少進行120至150分鐘中等強度帶氧運動,以及適量的肌肉強化運動。
藥物治療防「心事」
不過,不少糖友即使生活健康,且沒有不良習慣,血脂水平仍不理想,也有患者十年內出現心血管病的風險為10%或以上,他們都需要考慮藥物治療,以避免心血管病找上門。
現時,本港有多類降膽固醇藥物,透過針對肝臟和腸道的機制,減少膽固醇合成和吸收,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水平。傳統上,口服他汀類藥物為一線治療,研究證實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及三酸甘油酯水平;如需進一步降低「壞」膽固醇,可因應患者個別需要加入其他藥物,例如口服膽固醇吸收抑制劑或針劑PCSK9抑制劑。
備註:以上內容僅供參考,治療有多種不同方案,各有不同成效、副作用及風險,患者應與醫生討論,再按個人情況包括身體狀況、病情、承擔能力等,選擇最適合的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