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平足|正视儿童扁平足 治疗改善方法详解 – 脊医忻铭熹


扁平足是比较常见的足部问题,小朋友 4 - 6 岁已经可以发现,不单影响足部,也会影响整体肌肉协调。我们找来脊医忻铭熹为大家简介扁平足的成因及治疗方法。
什么是扁平足?
要了解扁平足,首先我们要认识「足弓」。从两脚的内侧看去,可以看到一条明显的弧线,那就是足弓。足弓帮助人们走路时吸收震动,避免脚部承受过多压力。一般常听到的「扁平足」就是足弓太低或没有足弓,换言之,没有内侧纵弓的人就称作扁平足。
儿童扁平足又是什么?
其实所有的婴儿都有扁平足,即他们的脚板内侧没有成人常见稍微弯曲的足弓。 一直到孩 子 2 岁左右,内侧弯曲的足弓才会慢慢的出现。
扁平足有什么分类?
一般而言扁平足可分成两大类:分别是回复性扁平足 (占大部份比例) 及僵直性扁平足。
回复性扁平足:
回复性扁平足是指无承重下有正常足弓,一旦承重则足弓塌陷。造成的原因包括:
正常的生理发展:婴儿内足弓脂肪较肥厚而导致扁平足,4~6岁正常儿童因生理性韧带松弛也会有扁平足。
关节过度松弛:支持足弓周围的韧带过度松弛。
肌肉无力及不协调
僵直性扁平足:
是指不管脚有无承重,足弓都呈现扁平。造成的原因包括:
垂直距骨、跗骨连接,以及歪足畸形
香港小童患扁平足普遍吗?
香港暂时没有正式统计受影响人数。但邻近地区如台湾,平均每年 20 万新生儿当中,约有 8000 名孩子是小儿扁平足,约占4%,比例不算罕见。
如何得知儿童患有扁平足?
若怀疑小朋友患上扁平足,当然是咨询专业的医护人员检查。但也可以先透过以下几个简易的评价方法来检测自己是否有扁平足的可能。我建议可以下面 4 个方法进行平测:
观察常穿的鞋子的鞋底磨损程度─一般扁平足的人鞋底内侧磨损状况较为严重;
观察站姿(负重)与坐姿(无负重)的状态下,足弓高低程度是否不同;
站立时,双脚并拢并从后方观察小腿后侧中线与后脚跟中线是否呈现一直线;
单脚站立并翘起大拇指,若无法做这个动作且足弓扁平,那可能为扁平足的机率极高。
家长因担心小童长得快,往往买鞋给小朋友时会买大多一至两号,会对扁平足有影响吗?
小朋友穿太大的鞋子,鞋子里面空间过大,有可能导致走路时候要更用力去抓着鞋子,脚部肌肉比较易累。第二是小孩平衡力会减低,很容易失平衡跌到。若果小孩有遗传性的扁 平足,太大的鞋子有机会令扁平足问题恶化,亦会令孩子的脚掌容易磨损或形成厚茧。
最严重的扁平足,需要手术治疗吗?
大部份扁平足病人都不需要透过手术来治疗,除非一般方法未能减轻症状,导致日常生活出现严重不便,医生才会考虑手术治疗。
扁平足对小朋友长远有什么影响?
扁平足初期并没有明显症状,但当患者站立或走动过多时,脚底拱桥下塌,脚底贴近地面,未能有效避震和承托身体重量,久之患者的足关节、膝关节、髋关节或会出现代偿性症状。扁平足长远来说常见症状有以下 4 个:
脚部出现酸麻痛感
行走时平行力较差,容易受伤
行走时或出现内八或外八脚,膝关节或见X型脚
其他代偿并发:足底筋膜炎、拇指外翻、膝关节或腰椎病变
若家长想预防或治疗扁平足,平常应如何教导小朋友走路?
教导扁平足小朋友走路的方法如下:
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小朋友的脚步,以确保他们有足够的支撑力。
2. 穿舒适鞋子:给予小朋友舒适的鞋子,这样他们就可以更自然地走路。
3. 练习正确的姿势:教导小朋友正确的走路姿势,并练习让他们保持正确的姿势。
4. 加强底部肌肉:通过合适的运动和练习,加强小朋友的底部肌肉,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走 路。
5. 支持器具:如果需要,给予小朋友适当的支撑器具,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走路。
6. 充分休息:确保小朋友有充分的休息,以避免疲劳和过度使用。
7. 给予鼓励:鼓励小朋友继续努力,并给予他们适当的赞赏,以保持他们的信心和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