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岛日报】早期症状难察脑膜炎风险| 儿科专科| 林嘉仪医生| 08-04-2024

任何年龄人士都有机会患脑膜炎,而非大众误以为的只有长幼才易罹患,而且相对病毒性感染,细菌性脑膜炎更具较高致命率,故大人小朋友同样不可不防此症。

潜伏期可长达10天

林医生表示,潜伏期视乎细菌或病毒而定,一般细菌性脑膜炎如脑膜炎双球菌潜伏期约2至10天;病毒性脑膜炎如流感潜伏期一般1至4天;肠病毒的潜伏期为3至5天,病毒性和细菌性脑膜炎均可经由接触及飞沫传染。 「由于脑膜炎初期病征不明显,故很容易跟普通细菌感染或病毒性感染混淆;某些幼儿发高烧容易出现热性痉挛,症状亦与脑膜炎相似。」 小童和成人脑膜炎患者的症状大致相同,但幼儿病情很易急剧恶化。林医生提醒家长,要细察病童的初期症状,以防忽略而延误医治,原因是此症部分征状与一般呼道感染很类似,加上幼儿一旦感染,病情可于短时间恶化,至于症状则视乎导致脑膜炎的细菌或病毒而定。普遍早期征状:‧ 发烧‧ 上呼吸道感染症状‧ 长出红疹‧ 其后可能出现头痛、呕吐、嗜睡、颈部僵硬或抽搐,甚至休克。 幼儿若发高烧并出现红疹或呕吐、食欲不振、嗜睡等情况,必须尽快求医,如出现抽搐症状则必须前往急症室。

病原体众多

脑膜炎是指包围大脑及脊髓组织的脑脊膜发炎,一般是受到感染所致。此症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两种,而真菌导致的脑膜炎相对较少,较为常见导致脑膜炎的细菌包括:脑膜炎双球菌、肺炎链球菌、乙型流感嗜血杆菌,以及B型链球菌;病毒方面包括:流感病毒、肠病毒、日本脑炎、疱疹病毒等。 「部分人士感染脑膜炎的风险会较高,当中包括5岁以下幼儿、免疫系统较弱的儿童、16至25岁青少年、超过60岁的长者。脑膜炎主要成因是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病毒性脑膜炎较为常见,细菌性脑膜炎虽较少有,但其致命率较高。」儿科专科林嘉仪医生续指,引起脑膜炎的病原体有很多种,较常见有流行性脑脊髓膜炎、日本脑炎、结核病、肺炎链球菌、B型嗜血杆菌、肠病毒、疱疹病毒、沙门氏菌、隐球菌等。最根本预防方法是接种疫苗,所以为儿童接种疫苗十分重要。

某类患者需要截肢

林医生过往曾遇过一些儿童因为感染流感、乙型流感嗜血杆菌和肠病毒而导致脑膜炎的个案,虽然患者最终没有生命危险,然而却造成听力、智力及自理能力受损。 她指出, 幼儿如及早医治,有些个案可于2至3星期的治疗后完全康复,然而大部分都有机会出现并发症。患者的视力、听力及智力有机会因脑膜炎感染而受损,部分感染脑膜炎双球菌的患者,则有机会需要截肢。 「脑膜炎疗法包括支援治疗及针对性治疗,前者包括稳定患者血压、呼吸、血氧、心跳及其他维生指标;后者一般针对导致感染的细菌/病毒,细菌性脑膜炎治疗以抗生素为主,病毒性脑膜炎大部分对于抗病毒药的治疗效果未必可如理想,有些则并没有针对性的治疗。」林医生解释。

可产生免疫抗体?

脑膜炎患者身体会对于刚受感染的细菌或病毒产生抗体,并维持一段时间。然而由于身体整体状况转差,亦相对较容易感染其他病毒和细菌,严重感染时亦可导致再次感染脑膜炎。 「有效预防方法包括注意个人及环境卫生,保持双手清洁,勤洗手、以1:99稀释家用漂白水清洁家居,以及接种疫苗;卫生署的疫苗接种计划已包括肺炎链球菌疫苗,家长可考虑为幼儿额外注射乙型流感嗜血杆菌疫苗、脑膜炎双球菌疫苗、日本脑炎疫苗,以及每年接种流感疫苗,以减低感染后造成的严重并发症风险。」林医生称。

资料来源:【星岛日报】08-04-2024

【星岛日报】早期症状难察脑膜炎风险儿科专科林嘉仪医生08-04-2024

立即登记

*请选择诊所
*查询项目
本中心将与您联络确认详情,方为确实是次预约。
*必需填写